讼状元普法丨债权人能不能跳过债务人直接告担保人还债

  • 999+
  • 2025-06-09
  • 讼状元法律咨询

在借贷或涉及担保的民事关系中,债务人若未按时还债,债权人常将追债希望寄托于担保人,想通过法律途径向其讨回欠款。那么,债权人能否起诉担保人,起诉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能否起诉担保人?

担保是保障债权实现的重要手段,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人需按约定担责。担保人分一般保证人和连带责任保证人,债权人起诉这两类担保人的条件和方式有别。

对于连带责任保证人,债权人操作相对简单。债务到期债务人未还款,债权人既可要求债务人还钱,也能直接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在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无需先起诉债务人,债务人一赖账,债权人就能直接将其告上法庭。

一般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且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无法实现债权前,一般保证人可拒绝担责。这意味着债权人通常需先起诉债务人,对债务人财产强制执行后债权仍未实现,才能起诉一般保证人。不过,也有例外情况,像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法院受理其破产案件、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财产不足以还债或丧失还款能力等,这时债权人可直接起诉一般保证人。

起诉一般保证人的注意事项

1. 关注保证期限

债权人要在保证期限内主张保证责任,若超过期限,保证人可免除责任,债权人追债将受阻。

2. 先向债务人主张债权

起诉前,债权人应确认债务人还款能力,并先向其主张债权。收集债务人无可供执行财产的证据,以应对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

3. 列为共同被告

债权人起诉时,可将保证人和债务人一并列为共同被告。这样,即便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法院也能一并审理,提高诉讼效率。

起诉担保人需留存的证据

1. 担保约定证据

这是证明担保关系存在的关键,如保证合同、带有保证约定的书面合同、承诺书、欠条等。若公司为担保人,担保函、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公司章程及股东会决议等也可作为证据。这些材料应明确记载担保的主债权范围、担保方式、担保期限等内容。

2. 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的证据

债权人需证明自己积极行使权利,如微信、短信沟通记录、催款函、律师函、邮政快递单据、公证文书、电话录音与现场录像等。

3. 债务人无可供执行财产的证据

起诉一般保证的保证人时,可能需要提供此类证据,如法院执行查询回执、资产评估报告、债务人财务报表等。

在债务纠纷中,起诉担保人是债权人维护权益的重要方式。债权人需了解法律规定,注意起诉要点,保存好证据,以提高胜诉可能性,实现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