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状元普法丨手把手教你:如何将“老赖”送进监狱
999+
2025-08-08
讼状元法律咨询
在人际交往和商业往来中,欠债还钱本是基本准则,但总有一些“老赖”在法院判决后仍拒不还款,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其实,法律为我们提供了将他们绳之以法的途径,下面讼状元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具体操作步骤。
一、精准识别犯罪行为并收集关键证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关键在于“老赖”有能力却故意不执行且情节严重。以下这些常见行为及对应证据收集方式需重点关注:
1. 财产隐匿、转移与低价贱卖
“老赖”为逃避债务手段多样。有的将房产、车辆过户他人却继续使用,或取出银行存款藏匿、存入他人账户,还会转移贵重物品。还有的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将财产转让,比如价值百万的房产低价卖给亲友。
针对这些行为,要收集“老赖”的房产登记信息、车辆行驶证及购车发票、银行存款记录等财产证据,证明其原本的财产状况;获取大额转账凭证并分析资金流向,收集低价买卖财产的合同及市场价格评估报告,同时寻找知晓转移财产情况的证人出具证言,以此证明其存在转移或贱卖财产以逃避执行的行为。
2. 虚假诉讼、仲裁与暴力抗拒执行
部分“老赖”会与他人串通,伪造证据虚构债务,通过虚假诉讼或仲裁转移财产。当法院执行时,他们还可能辱骂、推搡甚至攻击执行人员,干扰执行工作。
若发现虚假诉讼、仲裁,要收集相关虚假证据材料;若“老赖”暴力抗拒执行,及时拍摄现场视频和照片,申请调取法院执法记录仪资料,若有人受伤,保留报警记录和伤情鉴定报告。
二、依法推进法律程序
1. 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判决后,若“老赖”未按时还款,债权人应第一时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的法律文书以及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法院受理申请后,会依法对“老赖”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执行措施。
2. 提交线索、配合侦查与审判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老赖”有拒不执行的犯罪行为,要及时向法院执行部门提交犯罪线索和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审查后若认为符合刑事立案条件,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立案后展开全面侦查,债权人要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协助查明犯罪事实,公安机关可能对“老赖”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全面审查后认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会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根据“老赖”的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作出判决,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面对“老赖”,我们不能退缩,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