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闫先生的讨薪长征:三年坚守,终得正义

  • 999+
  • 2024-12-05
  • 讼状元

1 (1).jpg

    闫先生是山东茌平韩屯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工,靠着自己的勤劳双手为家人撑起一片天。2021年,他跟着张某国这个包工头在工地绑钢筋。按照约定,每天的工钱是200元,工期一共77天,算下来应该有15480元的报酬。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闫先生的预期发展。

    工程结束后,闫先生几次向张某国讨要工钱。起初,张某国总是以“资金周转不过来”“等工程款结清”等理由推脱,但时间一长,他干脆不再接闫先生的电话。尽管闫先生没有放弃催要,但始终未能见到尾款的影子。

    直到2023年,张某国通过微信象征性地转了500元;2024年春节,又在妻子的督促下追加了1000元。这两笔钱虽说解了一点燃眉之急,但剩下的13980元迟迟没有着落。最后一次联系张某国是在2024年6月底,对方依然拒绝支付。

    忍无可忍之下,闫先生来到“讼状元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讼状元的法务人员迅速介入。他们通过合法手段获取了张某国的联系方式,并在第一时间尝试与对方进行沟通。然而,张某国的态度令人头疼:电话一直通着,却始终无人接听。法务人员没有气馁,他们随即下发了短信,表明身份和来意,并进一步核实对方的联系方式仍然有效。

1 (2).jpg

    在沟通过程中,法务人员还特别提醒闫先生:“我们已经让对方知道了您找了法律咨询服务,如果他联系您,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同时,如果您有新的诉求,也请随时提出来。”

    这一番专业的操作让闫先生倍感放心。他知道,有了讼状元的帮助,自己的血汗钱总算有了盼头。

    为了进一步施加压力,讼状元的法务人员选择在不同时间段拨打电话,同时持续跟进短信提醒。这种锲而不舍的态度,终于让张某国开始感受到法律的威慑力。与此同时,法务人员也通过各种方式让张某国明白,欠薪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甚至是诉讼风险。

    张某国的心理防线开始崩塌。他一方面害怕自己的拖欠行为被法律追究,另一方面也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在一番挣扎后,他主动联系了闫先生,希望双方能够和解。

    在法务人员的协助下,张某国最终支付了闫先生剩余的工资共计13980元,并向闫先生表达了歉意。这场持续了三年的讨薪风波,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 (4).jpg

    这起案件的成功,离不开讼状元法务人员的坚持与专业。他们不仅帮助闫先生追回了自己的血汗钱,还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合法的施压,让欠薪人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彰显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闫先生的故事或许只是众多讨薪案例中的一个缩影,但它再次提醒我们:劳动者的付出必须得到尊重。讼状元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法律始终是我们最有力的后盾。

    正如闫先生所说:“有了讼状元,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