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追债辛酸史,讼状元如何改写结局?
999+
2025-01-13
讼状元
周大哥,一位朴实无华的河南汉子,以一己之力,通过货运的辛勤耕耘,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岁月流转,他驾驶着那辆历经风霜的卡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十年前的一个契机,他接到了一项颇为可观的差事——为一位名叫郭先生的包工头,从天津向呼和浩特运送一批沉重的钢材。当时,这笔高达18000元的运费,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平凡的生活,其数额远超他平日数月的辛劳所得。
2014年春,寒意尚未完全消散,周大哥便踏上了这段旅程。他心中盘算着,尽管路途遥远且艰辛,但只要顺利完成这次任务,就能为家中添置一台洗衣机,让老伴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然而,货物顺利卸载于工地之后,郭先生却并未如约支付运费。他以一种近乎诚恳的姿态,轻拍着周大哥的肩膀,许下承诺:“老周,你尽管放心,这笔钱一分都不会少你的。等我这边的工程款一到账,立刻就把运费给你结清。”
周大哥心中虽有疑虑,但望着郭先生那身光鲜的装扮,以及工地上繁忙的景象,似乎一切都在预示着生意的兴隆。于是,他选择了信任,笑着回应:“行,郭老板,咱们讲究的就是个信字。等你方便了,记得给我个信儿。”
然而,这一等,便是漫长的十年光阴。
起初,周大哥还会不时地给郭先生打去电话,小心翼翼地询问:“郭老板,咱们那笔运费……”而郭先生的回答总是千篇一律,或是以资金紧张为由请求宽限,或是干脆避而不接。渐渐地,电话那头传来的只有冰冷的忙音,微信消息也石沉大海。
“这世道,怎么就成了这样呢?”周大哥时常喃喃自语,但心中那份坚韧却愈发坚定:“不管多久,这笔钱我一定要讨回来。这是我用汗水换来的,每一分都来之不易!”
他尝试过多种途径,甚至不惜数次长途跋涉至呼和浩特,只为寻找郭先生的踪迹。然而,当年的工地早已面目全非,郭先生仿佛人间蒸发,无处寻觅。回到家中,周大哥坐在满是尘土的卡车旁,目光空洞地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这笔钱,怕是真的很难要回来了……”
2024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大哥听邻居提起“讼状元”,说讼状元帮很多老百姓都逃回了血汗钱。“老周,你不是有欠款要不回来吗?我听说他们专门帮人处理这种事,你可以试试!”虽然心里还有些怀疑,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周大哥拨通了讼状元的电话。
法务人员了解了周大哥的情况后,语气沉稳地说:“周师傅,欠款时间虽久,但这笔债权还是有追回的可能性。我们会全力帮您追讨,但需要您配合提供更多线索。”
周大哥激动得差点掉了眼泪:“行,行!只要能把钱要回来,你们让我做啥都行!”
讼状元法务团队经过调查,发现了郭先生的几个电话号码。接下来的几天,法务人员不断拨打电话,终于接通了其中一个。
“您好,是郭先生吗?我们是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受周大哥先生委托,向您了解一下十年前运输钢材的运费问题。”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哎呀,这么多年了,他怎么还记着这事儿?当时工程款没到,我是真没办法啊!”
法务人员不急不躁地回应:“郭先生,不管时间多久,这笔债务都是合法有效的。您作为工程承包方,当时承诺支付运费,这就是合同约定。周先生辛苦拉货,这18000元是他应得的血汗钱。”
郭先生叹了口气:“那我现在也没钱啊,再说,十年了,这事儿还有证据吗?”
法务人员语气更为坚定:“债务追讨讲的是事实和法律,即便没有欠条,只要有实际交易记录和证人证言,就足以证明债权存在。我们建议您尽快协商解决,否则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
郭先生有些慌了:“那……我再考虑考虑吧。”
几天后,法务人员再次拨通郭先生的电话,这一次语气更为严厉:“郭先生,您之前说考虑,但至今未有答复。我们再次提醒您,继续拖延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甚至可能面临诉讼费、利息等额外负担。”
郭先生终于松了口:“好吧,咱们能不能商量一下分期还?”
法务人员冷静分析道:“可以分期,但必须签订协议,明确还款时间和金额。如果您违约,我们会立即申请强制执行。”
最终,郭先生在法务人员的持续施压下,答应一次性支付18000元欠款。双方在法务人员的见证下签订了清偿协议。
2024年秋天,周大哥收到了郭先生支付的18000元欠款。他握着手机,眼眶湿润了。十年了,这笔钱终于回到了他手中。他给讼状元打去电话:“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还能不能要回这笔钱。”
电话那头,法务人员笑着说:“周师傅,这是您应得的,我们只是帮您把正义送到了身边。”
这场旷日持久的追债风波,终于画上了句号。周大哥用这笔钱给卡车换了新轮胎,继续奔波在运输的路上。他说:“有了这次经验,再有谁欠账,我一定要记得打个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