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失联不用怕,讼状元教你如何维权!

  • 999+
  • 2025-01-23
  • 讼状元

郭彩霞.jpg

郭雯丽(化名),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忻州保德县人,是个精明又朴实的中年女性。2021年初冬,为了给自家小店准备冬季取暖设备,她通过朋友介绍,联系上了一个名为“暖天下柴暖油”的商家徐某态,打算购买一批柴暖油。谁知,一场围绕4100元的追款风波,却让她陷入了长达两年的维权之路。

“这个徐老板,看着人还挺热情,说话也中气十足的样子。”郭雯丽回忆起当初和徐某态的微信聊天,对方自称是专门做柴暖油的,生意口碑很好,还发了许多产品照片。“他还告诉我‘咱们山西老乡,做生意讲究诚信’。我想着,乡里乡亲总该靠得住吧。”

2021年9月30日,郭雯丽在徐某态的建议下,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4100元订金。徐某态承诺,两天内就能把货发到郭雯丽手里。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却是遥遥无期。

最开始,郭雯丽并没有怀疑。她以为可能是物流出了问题,于是通过微信联系了徐某态:“徐老板,货还没到呢,什么时候能发呀?”

“哎呀,郭姐,不好意思哈,这两天仓库那边有点忙,我这就催一下,最晚后天一定给您发!”徐某态的语气很是诚恳。

郭雯丽信了。可后天过去了,货还是没到。再联系时,徐某态又编出新的理由:“郭姐,实在不好意思,最近原材料有点紧缺,我给您调货中,放心,马上就能发!”

就这样,一拖再拖,郭雯丽等了整整一个月,却连货影子都没见着。渐渐地,她开始起疑了:“不会是被骗了吧?”

又一次联系时,郭雯丽的语气已经不再客气:“徐老板,咱们说好的货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次,徐某态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郭姐,我说了在调货,别着急嘛!”

郭雯丽忍住怒气,耐着性子问道:“你倒是给个准信儿,什么时候发货?”

徐某态却支支吾吾:“再等等,再等等,最近真是太忙了。”

一个“忙”字彻底击垮了郭雯丽最后的耐心。她气得拍案而起:“徐某态!这钱你收了,货呢?你到底给不给我发!”

可这次,徐某态连“忙”的借口都懒得用了——他直接不回消息了。无论郭雯丽怎么发微信、怎么打电话,另一端都像沉入了大海,毫无回应。

2022年,郭雯丽实在忍无可忍,开始四处打听办法。经朋友介绍,她找到了讼状元。

“郭姐,您别急,这事我们接手了,一定帮您解决。”法务人员认真听完郭雯丽的讲述,立刻启动了调查。他们发现,这位徐某态不仅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而且似乎早已打定主意赖掉这笔欠款。

“他这是明显的逃避债务行为,我们可以先通过法律途径对他施压。”法务人员为郭雯丽详细分析了案件的关键,并制定了详细的追款策略。

讼状元法务人员首先通过正规渠道向徐某态发送了律师函。函件中明确告知其欠款事实,并要求他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几天后,法务人员拨通了徐某态的电话。这次,徐某态终于接了,但语气十分不屑:“你们谁啊?凭什么管我的事?”

“徐先生,我们是郭雯丽女士的法律代理人,她在您这里订购柴暖油的事情您还记得吗?根据您们的交易记录,她已经支付了4100元,但货物却迟迟未收到。”法务人员的语气沉稳而有力。

“啊?什么4100?我不记得了!”徐某态装糊涂。

法务人员不急不躁:“徐先生,根据微信转账记录和您们的聊天截图,您收了款却未发货,这已经构成了违约行为。如果您继续拒不履行义务,我们将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徐某态终于开口:“行吧,我再看看,先别急。”

然而,这只是徐某态的缓兵之计。接下来的几天,他依然没有任何行动。

见徐某态顽固不化,讼状元果断采取进一步措施,通过当地司法部门协助,发起法律诉讼。收到法院传票后,徐某态彻底慌了。他终于主动联系了法务人员:“那个……我不是不还,只是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缓缓?”

“徐先生,您已经拖欠了两年多,我们的委托人也是多次宽容您。既然案件已经进入法律程序,接下来所有问题将交由法院裁定。”法务人员态度坚定。

最终,在强大的法律压力下,徐某态选择和解。他不仅退还了4100元欠款,还为自己的失信行为向郭雯丽赔礼道歉。

这场围绕4100元欠款的追款之战,终于画上了句号。郭雯丽感慨道:“幸亏找了讼状元,要不然这钱估计就要不回来了。”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面对欠款纠纷时,法律才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强武器。正如讼状元的法务人员所说:“主动出击,才能拿回属于您的每一分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