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被拖六年?讼状元助力司机追回血汗钱

  • 999+
  • 2025-01-24
  • 讼状元

宋保山.jpg

宋伟森(化名)是河北邢台威县梨元屯镇的一位老实本分的司机师傅,朴实勤劳,靠开车拉货养家糊口。2018年初,他接到了一份不错的活儿:为郭某宝老板开车。郭老板年过五旬,是本地小有名气的生意人,据说脾气有些大,但平时为人还算厚道。宋师傅想着,这单活儿能让他挣上一笔稳妥的钱,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宋师傅为郭老板开车的四个月里,勤勤恳恳,从没喊过累。郭老板的生意忙碌,经常需要长时间跑运输,宋师傅也是尽职尽责,连夜赶工。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月末结算时,郭老板却总是以“资金周转不过来”为由,只支付了一部分薪资。宋师傅本着乡里乡亲的情谊,也没太计较,总觉得郭老板是个做大生意的人,不至于赖账。

四个月下来,约定的工资一共是18000元,可郭老板只支付了8000元,其中有一次还是郭老板妻子通过微信转账的2000元。宋师傅当时换了手机,之前的转账记录也没了。面对剩下的10000元未结工资,郭老板总是推三阻四,说什么“再缓缓”、“年底一定给”。宋师傅憨厚老实,想着对方终归不会赖账,就没再急着催。

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跑长途的途中,宋师傅的手机不小心从车上摔了下来,屏幕碎得不成样子,维修费还不如买新的划算。郭老板当时也在场,看到这一幕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回头算我的。”可这一句轻飘飘的承诺,却在后来成了又一笔难以追回的“欠款”。

时间一晃到了2024年,宋师傅的工资和手机赔偿一共11000元的欠款始终没有着落。这些年,他也曾多次联系郭老板,但每次不是电话打不通,就是微信发不出,甚至对方直接把他拉黑了。最后一次联系郭老板是在2024年5月23日,宋师傅满怀希望拨通了电话,可对方依旧冷冷地挂断。眼看着自己的血汗钱迟迟无法到手,宋师傅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2024年6月,宋师傅听朋友提起“讼状元”,说这家公司专门帮人处理各种欠款问题,效率高、专业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宋师傅找到了讼状元的法务人员,详细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法务人员在了解了案件情况后,当即表示会全力协助宋师傅讨回欠款。他们迅速制定了方案,首先通过多次致电郭老板,向其阐明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并在电话中提及必要时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委托人的权益。

起初,郭老板并不在意法务人员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语气轻松地说:“宋师傅的钱我又不是不给,就是最近手头紧,缓一缓不行吗?”法务人员一针见血地反驳:“郭先生,这已经不是缓一缓的问题了。您的拖欠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宋先生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继续推脱,我们将依法起诉您,到时候不仅需要支付拖欠的工资,还可能面临诉讼费用和其他法律后果。”

郭老板明显有些不耐烦:“你们别吓唬人,我又不是没钱,就是没时间处理这些小事!”

法务人员听出了对方的敷衍,冷静地说道:“郭先生,事情拖到现在已经六年多了,这可不是小事。作为法务人员,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当事人追回合法权益。如果您觉得这件事不重要,那法院会帮我们评估重要性。”

经过多次交涉,郭老板的态度终于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在电话中低声抱怨:“这不是被你们逼得没办法了吗?”最终,在法务人员的多方施压和劝导下,郭老板同意一次性结清所有欠款。

2024年7月的一天,宋师傅终于收到了一笔11000元的转账通知,看着那熟悉的数字,他激动得差点落下泪来。这笔钱对于郭老板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宋师傅来说,却是他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血汗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欠款不还的情况,最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讼状元法务人员通过专业、高效的方式,帮助宋师傅讨回了多年未还的血汗钱。如果您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妨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因为合法权益需要被认真守护,正义终究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