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四年,讼状元助力打工者追回血汗钱!

  • 999+
  • 2025-02-06
  • 讼状元

马富秀.jpg


2020年盛夏,马福生(化名)和沙闫喜(化名)二人远赴新疆乌鲁木齐,跟着工头马长贵(化名)干起了小工活。他们听说这活虽然累,但工钱结得快,便咬咬牙干了下来。四个月里,他们风吹日晒,手上的茧子厚了一层又一层,日子虽然艰难,但想着能挣点钱养家,心里也算有个盼头。

当时,工头马长贵说得好好的:“放心干,活儿做完,钱一分不少地给你们。”但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四年后,他们仍在为这笔辛苦钱奔波维权。

活干完了,工资却迟迟没有结清。工地上其他人零零散散地拿到了一部分工钱,而马福生和沙闫喜二人只收到了每人5000元的预付款,剩下的工资——马福生13500元,沙闫喜13800元,一直没拿到。

最开始,他们耐着性子催问马长贵,对方总是笑呵呵地说:“哎呀,这不是手续还没走完嘛,等过几天,公司那边一拨款,我就给你们!”

几天变成了几个月,几个月又变成了一年。每次打电话,马长贵不是推说“账还没结清”,就是干脆不接电话。后来,他们试图找老板王晖新(化名),但对方的态度更是令人寒心——“你们是谁?我不认识你们。”

这下,马福生和沙闫喜彻底怒了。他们辛辛苦苦干了四个月,工资却成了无影无踪的“空头支票”?

几年来,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催要工资,甚至亲自跑到公司,但每次都被各种理由打发。有时候马长贵会好声好气地应付:“这事儿交给老板了,我也没办法。”有时候又恶狠狠地吼:“催什么催?没钱就是没钱!”

2024年2月7日,在他们不懈的追讨下,马长贵终于写下了一张欠条,承认欠款事实。然而,这张欠条并没有让事情变得简单。马长贵依旧找借口拖延,王晖新更是直接躲着不见。

眼看着年关将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手里却连个像样的年货钱都拿不出来,马福生和沙闫喜无奈之下,找到了讼状元,希望能通过法律手段讨回自己的辛苦钱。

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在了解了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马长贵。然而,电话接通后,对方的态度依旧轻描淡写:“哦,这事儿啊,我不是早就说了嘛,公司账没清,钱就拿不出来。你们要是真急,就去找老板。”

法务人员毫不客气地指出:“您作为工地负责人,已经在欠条上确认了债务事实。根据《劳动法》,工资支付是雇主的法定义务,拖欠工资已经涉嫌违法。如果继续推诿,我们将考虑采取法律手段。”

马长贵被这番话说得一愣,随即有些心虚:“哎呀,我也只是个代班的,老板不结账,我也没办法啊!”

法务人员步步紧逼:“那我们联系老板王晖新,让他来解决。”

然而,王晖新比马长贵更难对付。他接到电话后,态度十分强硬:“我从来不认识他们,什么工资?别扯这些没用的。”

法务人员冷静回应:“王先生,这起案件已经有明确的欠条,且您的公司有支付工人工资的法定义务。拒绝支付不仅涉及民事责任,严重的话,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果您继续拒不履行,我们将考虑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贵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

王晖新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松口:“这样吧,我看看能不能筹点钱。”

但王晖新的“筹钱”又拖了几个月,一直到2024年7月5日,他依旧没有任何动作。这一次,讼状元的法务人员不再给他任何拖延的空间,正式向其发出了律师函,并告知若不尽快支付欠款,将进入诉讼程序。

在法律的强大压力下,王晖新这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先是试图讨价还价:“要不我先给他们一半?剩下的以后再说?”

法务人员态度坚定:“工资是劳动所得,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您有两种选择:要么立刻支付全款,要么我们依法起诉,让法院来裁定您的责任。”

面对即将到来的法律诉讼,王晖新终于不敢再拖,短短几天内,他连同马长贵一起,将拖欠的27000元工资全部结清。

马福生和沙闫喜终于拿回了他们的血汗钱,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马福生感慨道:“要不是讼状元帮忙,这笔钱怕是追不回来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绝不能再拖下去,得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案例启示:法律才是维护权益的最终武器

工资一定要留好证据

签合同、收据、聊天记录、录音,这些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不能只凭口头承诺。

遇到拖欠工资,尽早维权

如果雇主一开始就推诿,越早采取行动越好,不能等到几年后才想起维权。

借助专业法律力量

讼状元的介入,让欠款人意识到法律的威慑力,最终快速追回了欠款。普通劳动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绝不能忍气吞声,而应该及时寻求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