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变“老赖”!讼状元帮退伍军人成功讨薪维权
999+
2025-02-13
讼状元
叶维亮(化名)今年五十七岁,是个地道的甘肃人,年轻时当过兵,练就了一身硬朗的身板,也养成了爽快仗义的性格。退伍后,他凭着一手过硬的家电安装手艺,在兰州市干起了空调安装维修的活儿,靠勤劳的双手养家糊口。
2023年夏天,正是空调安装的旺季,叶维亮忙得脚不沾地。这天,他接到了一个熟悉的电话,来电人正是汪志贵(化名),他的老战友。
“建国啊,最近生意咋样?”电话那头,汪志贵的声音依旧洪亮,但透着一丝试探。
“嗨,还能咋样,夏天到了,活儿多得干不完。”叶维亮一边擦着汗,一边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兄弟,正好我这里有个活儿,村里几家亲戚的空调需要安装,你来帮个忙,咱们老战友,放心,我肯定不会亏待你!”
听到“老战友”三个字,叶维亮的心头一热。他和汪志贵年轻时是一个连队的,曾经在训练场上一起摸爬滚打,也曾在风雪交加的夜里一起站岗放哨。退伍后,两人虽然各奔东西,但这份战友情一直没变。
叶维亮没有多想,爽快地答应了:“行,兄弟的事儿,我肯定帮!”
第二天,叶维亮带着工具赶往秦安县五营镇汪河村,一连几天忙前忙后,把汪志贵介绍的几台空调全部装好,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汪志贵当时看着装好的空调,笑着拍着叶维亮的肩膀:“兄弟,手艺没得说!这几天辛苦了,等我这边资金周转过来,就把你的工钱结了。”
叶维亮也没多想,点头道:“没事,老战友,咱们谁跟谁。”
然而,时间一晃就是几个月,叶维亮的工钱却迟迟没到手。
起初,叶维亮只是偶尔催一催:“志贵,空调装好了好几个月了,钱啥时候给我?”
汪志贵每次都笑呵呵地推脱:“哎呀,兄弟,真不是我不给,实在是最近手头紧,再缓缓,过几天一定给你。”
第一次,叶维亮信了;第二次,他还是信了;可到了第三次、第四次,叶维亮的心里开始犯嘀咕了。
直到2024年5月8日,这一天,叶维亮又拨通了汪志贵的电话。这一次,电话接通了,但对方的语气明显不耐烦:“哎呀,你怎么老催啊?不就几千块钱吗?至于吗?”
叶维亮心里“腾”地一下冒起了火:“志贵,几千块钱对你来说不算啥,可对我来说是辛苦钱!这活儿我给你干了,钱你该给我,不是吗?”
“行行行,我知道了,等我有钱了就给你!”汪志贵匆匆说完,就挂了电话。
叶维亮越想越不对劲,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上了“老赖”。
叶维亮无奈之下,找到“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要回自己的工钱。
法务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他整理了相关证据,包括之前的转账记录、通话记录,以及他和汪志贵的聊天截图。虽然叶维亮和汪志贵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但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可以作为佐证,证明这笔工钱的存在。
随后,法务人员给汪志贵拨打了电话。
“汪先生,您好,我们是讼状元的法务工作人员,受叶维亮先生的委托,就您拖欠劳动款一事与您沟通。”
电话那头的汪志贵沉默了一下,随即语气不善地说道:“啊?他找你们了?这点小事,他至于吗?”
“汪先生,劳动所得是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按照相关规定,您理应支付赵先生的工资。”法务人员的语气依然冷静。
“我没钱。”汪志贵语气强硬,“他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我就是暂时没钱!”
法务人员不疾不徐地说道:“汪先生,我们建议您尽快协商解决,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届时不仅需要偿还欠款,还可能要承担诉讼费用和法律责任。”
汪志贵被这番话噎住了,过了几秒才嘟囔道:“……再缓几天。”
法务人员直接表示:“我们可以给您一个合理的期限,但如果您继续推脱,我们将正式启动催告程序。”
几天后,汪志贵依旧没有任何动作。讼状元的法务人员随即向他发送了正式的催告函,并明确告知他,如果不履行支付义务,叶维亮将通过法院诉讼维权。
这一次,汪志贵终于坐不住了。他意识到,叶维亮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的要动用法律手段了。迫于压力,他开始主动联系叶维亮:“建国,兄弟,别闹大了,钱我会给你的。”
叶维亮冷笑道:“你现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
最终,在法务人员的督促下,汪志贵分两次将剩余的8500元全部归还。至此,这场拖延近一年的讨薪纠纷终于落下了帷幕。
案例启示
战友情谊虽重,金钱交易需明确
叶维亮与汪志贵之间的战友情谊深厚,但在金钱交易中,仍需明确约定和证据保留,以防出现纠纷。
口头承诺不可靠,书面证据是关键
尽管叶维亮与汪志贵未签订正式合同,但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等书面证据在维权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提醒我们,在涉及金钱交易时,务必保留好相关证据。
面对欠薪,法律武器不可少
叶维亮在多次催讨无果后,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最终成功要回工钱。这告诉我们,面对欠薪问题,切勿盲目忍让,应合理合法地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意识需增强,维护权益有保障
叶维亮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与朋友还是战友进行金钱交易,都要有法律意识,明确约定并保留证据。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纠纷时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