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讨薪不难!讼状元惩治欠薪老板追回欠款!
999+
2025-02-15
讼状元
吴国先(化名)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家住四川一个小乡镇。辛辛苦苦养大两个儿子梁锦和梁新,好不容易盼着他们学了木匠手艺,能出去闯荡一番,挣点正经钱补贴家用。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俩孩子出了趟远门,干了几个月的活儿,工资却被包工头赖住不给了!
2024年4月,梁锦和梁新接到了一份活儿,包工头邓平(化名)在成都接了个大项目,正招募木工做内装修。兄弟俩盘算着,这活儿工期大概三个月,虽然辛苦点,但包吃住,一天工钱也能拿个百来块,怎么都划算。
刚到工地,邓平就拍着胸脯打包票:“两位兄弟,放心干!工钱我一分不少,活干得漂亮,月底还能再给你们加点奖金!”
邓平话里话外透着豪爽,兄弟俩听了也挺踏实,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开干。
木匠活儿不轻松,每天一大早,兄弟俩就进工地,锯木、打孔、拼装、打磨,忙得汗流浃背,收工时手上全是木屑和伤口。但他们想着,熬过这几个月,拿到工钱,回家给爸妈买点好东西,也算没白辛苦。
可到了发工资的日子,邓平却开始打太极:“这几天资金周转有点问题,等项目款一到账,立马给你们结清!”
兄弟俩虽然疑惑,但想着人家也是干大项目的,可能真是有点困难,便答应再等等。
三个月的工期转眼过去,到了7月,兄弟俩的活儿干完了,可工资还没到手。梁锦忍不住了,跑去找邓平:“邓哥,工钱该结了吧?”
邓平满脸堆笑:“兄弟别急,这个月底一定给,绝对不拖。”
可到了月底,工人们左等右等,工资还是没发下来。这时候,工地上其他人也开始议论纷纷:“邓老板不会是要赖账吧?”
梁锦心里犯嘀咕,又去找邓平。谁知这次,邓平的态度变了:“怎么?催什么催?你们的工资我还能不给?公司账上现在紧张,等下个月再说!”
兄弟俩再三追问,他干脆黑着脸说:“再烦我,小心以后别想在这行混!”
无奈之下,梁锦和梁新只能回家。到了7月8日,兄弟俩再次拨通了邓平的电话,谁知电话通了几声就被挂断,再打——关机了!
梁锦心里一凉:“完了,真遇上赖账的了!”
两兄弟把这事儿告诉了父亲吴国先。老吴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连4000块钱都不给?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
他马上拨打邓平的电话,但对方的号码要么关机,要么无人接听。去工地找人?工地早已收尾,邓平不知去了哪儿。
老吴气得不行,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这样下去,钱根本要不回来!得找个懂法律的人帮忙!”
吴国先听村里人说,讼状元专门处理这种欠款问题,便立刻联系了法务人员。
法务人员详细了解了情况后,很快做出判断:“邓平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恶意拖欠工资,他已经在有意躲避债务了。”
法务人员告诉吴国先,首先会通过短信、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向邓平发送正式的法律催告函,并加盖公章,以表明法律严肃性。同时,他们会直接致电邓平,明确告知他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电话接通了,法务人员开门见山:“邓先生,我们是讼状元的法务团队,现受吴国先先生委托,针对您拖欠梁锦、梁新工资的行为,向您正式催款。请您尽快支付4000元工资,否则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
邓平一听,先是一愣,随即冷笑:“呵,才4000块钱,你们至于吗?”
法务人员语气冷静但坚定:“金额大小不是关键,拖欠工人工资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根据《劳动法》规定,恶意拖欠工资可以面临法律处罚。如果您拒不履行,我们将协助委托人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并准备提起诉讼。”
邓平仍然嘴硬:“告就告呗,法院真会为了4000块钱整我?”
法务人员不紧不慢地回答:“如果进入法律程序,您的公司信用将受到影响,并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到时候,您的银行账户可能被冻结,甚至会被限制高消费。4000块,值得让自己背上法律风险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邓平终于不再嚣张:“……那、那能不能缓几天?”
法务人员态度坚决:“必须尽快支付,否则我们将继续采取法律行动。”
在法律的压力下,邓平不敢再拖,最终同意在两天内支付全部工资。两天后,吴国先收到银行到账短信,确认钱已经全额支付。
拿着儿子们辛苦挣来的工钱,吴国先长舒了一口气:“早该找讼状元了,靠自己根本奈何不了这些赖账的人!”
梁锦也感慨:“以后打工一定得让老板先写清工资协议,不然吃亏的总是我们这些工人。”
案例启示
工资不能拖
工人辛辛苦苦干活,按时支付工资是最基本的契约精神。拖欠工资不仅影响工人生活, 还可能带来法律责任。
证据要留存
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工人们在工作期间也要注意保留工资结算记录,比如聊天记录、转 账记录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法律证据。
依法维权很重要
面对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况,工人们不应忍气吞声,而是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法律机构的帮助。
这场讨薪风波,最终以法律的胜利落幕,也让更多人明白:劳动所得,分毫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