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旧债未还,讼状元终结十余年债务纠葛!
999+
2025-02-17
讼状元
2012年,董国强(化名)和张莉(化名)还是关系不错的朋友。那时候,董国强在当地做点小生意,手头宽裕,张莉则因为家庭开销一时拮据,主动找董国强借钱。
“二国,姐真是没办法了,你也知道家里情况,手头紧得很,能不能借点钱救个急?就一万七,等我缓过劲来,立马还你!”
当时,董国强爽快地答应了。“行吧,谁还没个难处呢?钱你拿去,等手头宽裕了就还。”他没有要欠条,也没有转账记录,一切都建立在朋友之间的信任上。
可是,这笔钱一借就是十几年,张莉却迟迟没有还款的意思。
时间一晃来到了2024年,董国强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二国”了,经历了风风雨雨,早已明白一个道理——“人情归人情,借钱归借钱。”这笔17000元的钱,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于是,他拨通了张莉的电话。
“莉姐,这么些年了,你看那笔钱是不是该还一下了?我最近也有点困难。”
电话那头,张莉的声音有些尴尬:“哎呀,二国,我这几年一直不太顺,钱的事……再宽限宽限?”
董国强眉头一皱,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你说宽限就宽限,可这一等就是十几年,总不能一直拖着吧?”
张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行行行,我再想想办法。”
可几天过去了,董国强的电话再打过去,不是无人接听,就是被敷衍几句搪塞过去。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竟然被拉黑了。
董国强这才意识到,自己恐怕真的被骗了。
“我当年是信任她,才没要欠条,可这不代表她可以赖账不还。”无奈之下,董国强找到了"讼状元",希望能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欠款。
法务人员了解情况后,先安抚了董国强的情绪:“董先生,虽然没有欠条,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证明这笔借款存在,比如聊天记录、你们之间的通话内容等。你还记得她之前答应还款的对话吗?”
董国强点点头:“有的,她前阵子答应还钱,我有录音。”
法务人员继续说道:“很好,虽然时间久远,但只要对方没有完全否认借款事实,事情就有回旋的余地。”
随后,讼状元的法务团队立即着手处理,首先通过电话联系张莉。
“张女士,您好,我们是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受董先生委托,向您催收2012年您向他借的17000元。希望您能尽快协商还款方案。”
电话那头的张莉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不耐烦地说道:“你们谁啊?他的钱我早就还了!”
法务人员不疾不徐地回应:“张女士,您的话我们已经记录下来。如果您确实还款了,请提供转账记录或收据。”
张莉顿了一下,改口道:“钱……我是说,这么多年了,他怎么还记得啊?”
“债务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消失。董先生仍然有聊天记录和通话录音证明您承认欠款。我们希望您能主动解决此事,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
张莉这才开始慌了。
面对法律的压力,张莉最终不再拖延,主动联系董国强协商还款方案。
“二国,咱们别弄得太僵行不?这钱我肯定会还,但能不能分几次?”
董国强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问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她要分期还,我该怎么办?”
法务人员建议:“如果您能接受分期,我们可以帮您拟定一个正式的还款协议,确保对方履行承诺。如果她再拖欠不还,我们就可以走法律途径。”
最终,在法务人员的协调下,张莉签下了分期还款协议,并按约定分批归还了17000元。
董国强感慨道:“要不是找了讼状元,我真不知道这笔钱还能不能要回来。以后再借钱,必须得留个凭证,不能只靠信任。”
案例启示
✅ 朋友之间借款,信任重要,证据更重要
不要因信任而忽略借条或转账记录,避免后续的债务纠纷。
✅ 遇到欠款不还,及时维权
面对欠款人的逃避,保持耐心,采取合法手段维护权益。
✅ 法律是最后的保障
专业的法律支持能在债务纠纷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债权人讨回公道。
友情可以建立在信任之上,但金钱往来一定要建立在证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