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博彩骗局现形记:"讼状元"专业追债实操手册

  • 999+
  • 2025-04-06
  • 讼状元法律咨询

韩哲.jpg

韩大哥是抚顺新抚区的一位普通市民,今年快五十岁了,平时做些零散小生意,日子说不上富裕,但也算是勤勤恳恳地过活。他这个人特别实在,从不贪便宜,更不喜欢惹是生非,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老实人,却在两年前遭遇了一场痛彻心扉的骗局。

事儿得从2022年年末说起。那会儿,韩大哥常在快手上刷点视频,消遣时间。有天,一个叫“志博哥”的人突然加了他好友,说是在澳门做博彩后台的程序员,干的都是“技术活儿”,掌握“准确数据”,稳赚不赔。说话语气特别笃定,一副“哥是自己人”的架势。韩大哥刚开始也没多搭理,只当是网上瞎聊的。

谁知过了几天,这“志博哥”又发消息,说自己最近在操盘一个“夸克平台”的投资项目,是内部人才能参与的,还说他爸也在跟着玩,稳赚不赔。后来更是劝韩大哥“以我爸的名义注册一下,先体验体验”。

一开始,韩大哥还有点犹豫,心说自己是个实在人,哪懂这些弯弯绕绕?可“志博哥”三番五次劝,甚至让他加了两个所谓平台“客服”的QQ,还给他发了看起来很专业的数据图、截图、赚钱记录。那股子自信劲儿,差点让韩大哥信以为真。

“哲哥,你先试试嘛,输了算我的,赢了咱俩一人一半。”那头传来陈志博的声音,“你看我爸玩了一天,三万都赚回来了,这机会真不是谁都有的。”

禁不住一再劝说,再加上“志博哥”说得天花乱坠,韩大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自己银行卡里往他提供的账户上转了第一笔钱,整整五万。

这钱一出去,刚开始确实看着平台账户数字“噌噌涨”,那叫一个惊喜。可当他点提现的时候,系统却突然弹出提示:“账户涉嫌洗钱,需要缴纳18万元保证金方可提现。”

韩大哥这才猛然警觉,哪是什么稳赚项目,这不就是个赤裸裸的骗局嘛?他急忙联系“志博哥”,哪知人早就拉黑他了。微信不回,QQ不见,电话也打不通,仿佛蒸发了。

一时间,韩大哥懵了。他赶紧报了警,警察也接了案,但很快告诉他,因为涉及跨境诈骗,查起来难度很大,不一定能立刻追回钱款。

转了一圈,没见回头钱,韩大哥心里说不出的窝火。他不是在乎那五万块有多大财富,而是被人拿着善良当了笑话,实在憋屈。

在朋友推荐下,他联系上了“讼状元”。

“我这事说起来都觉得丢人……”韩大哥在电话那头低声说,“我也不知道那人到底叫什么,只有个转账账户和点聊天记录。”

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听完案情后,反倒认真地说:“韩先生,别觉得丢人,您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类‘网络借壳诈骗’手段越来越隐蔽,但只要对方用了实名账户接收转账,我们就有法律途径能去追。”

韩大哥愣了愣:“就一个名字,能行吗?”

“名字、银行卡账户、聊天记录,这就够我们动手了。别看对方现在有恃无恐,其实是赌您不会真的用法律手段维权。”

听着这话,韩大哥突然有点感动。他第一次真切感觉到,法律不只是电视里的台词,更是现实生活中可以依靠的工具。

于是,讼状元的法务人员迅速行动,先是对案件进行详细分析,把整个流程梳理得清清楚楚。随后,直接给对方名下的收款人刘某(化名)寄送了一封正式律师函。

律师函上盖着公章,用词严谨但火力十足,直接指出该转账行为构成非法获利,且当事人若不积极返还资金,将依法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并接受诉讼及强制执行后果。

这一下,原本“失联”的那边终于有了动静。

“你们别搞大啊,我也只是帮朋友收钱,不关我事啊!”对方竟主动加回了韩大哥的微信,试图解释。

“您收了款,就要对资金负责。退钱是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否则下一步就是法院起诉和资产冻结。”法务人员不紧不慢地回应道。

几番交锋,对方开始“兜圈子”,说什么钱早被用掉了、要再凑几天、自己也是受害者之类。但讼状元并没有被这些拖延借口牵着走,果断启动诉讼程序,为韩大哥准备起诉材料,并指导他正式立案。

没过多久,法院下达了受理通知书,强制执行程序也随之启动。

也许是看到真的惹上了官司,对方终于收起了那副“油盐不进”的嘴脸,不再扯借口,开始低头求和。“能不能别走法院流程,我凑点钱先还一部分……”

韩大哥这时心里才有底气。他没有答应私了,而是坚定地配合法务人员推进法律程序。他说:“我不想再被人耍一次了,这事不彻底解决,我心里一直堵得慌。”

如今,这件案子已经正式进入法院执行阶段,韩大哥也收到了来自法院的通知,欠款人的财产状况正在被依法调查中。一切正在向着他想要的方向推进。

韩大哥说:“以前总觉得打官司太麻烦,费时间不说,可能还花钱。现在我知道了,只要走对路、找对人,法律其实比想象中管用多了。”

而讼状元所做的,也正是这样一件件平凡而真实的事。他们不是神通广大的“法律英雄”,但在每一位劳动者、每一位被伤害的普通人身边,用专业和责任,悄无声息地替他们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在这类追款案件中,讼状元最为擅长的,就是从千丝万缕中抓住那一根“能打进对方内心”的线索——一个转账记录、一句对话截图,一次法律函件,就可能撬动整个局势。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他们对法律条文的熟练掌握,也是对人性软肋的精准把握。

他们深知,有些欠款人之所以敢赖账,不是因为钱太多,而是因为“你不敢追”。而一旦你真拿起法律这把“剑”,很多人,其实吓得比你还快。

讼状元从不轻言承诺,但总是在关键时刻,替普通人争一口气,讨一笔公道。

韩大哥的故事不是结束,而是个开始。他说,以前总觉得“讲道理能解决事”,现在明白了:有时候,真不能光讲道理,还得讲法律——而且是让对方看见你真的敢讲、敢走到底的那种。

“不是我变了,是我终于明白,做人可以实在,维权必须硬气。”他说完这句话,笑着抿了口茶,阳光打在脸上,是那种被欺骗过也不认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