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元血汗钱险打水漂!讼状元靠微信聊天记录逼老赖火速还款

  • 999+
  • 2025-04-19
  • 讼状元法律咨询

张喜华.jpg


张喜华是黑龙江哈尔滨双城区建华村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今年五十三了。家里不算富裕,老伴做些散工,孩子们都在外地打拼,平时就靠她打点打点家务和菜园子。张喜华这个人,心软得很,邻里出了事她总是第一个伸手帮忙,谁有个难事找她,她从来不推脱。

可她没想到,自己这一份热心肠,竟让一个外地的陌生男人盯上了。

这事得从2024年年初说起。

那年三月天还冷着,张喜华学着孩子的样子,也开始刷起了抖音。平时视频里全是些下饭菜、养生茶,她看的乐呵,就在评论里留几句。也正是通过这些互动,她认识了一个叫老郭头在线卖笑的男人。后来熟了,互相加了微信。

郭哥,你这视频拍得挺有意思。
哎呀,张姐你太捧场了,我要不是天天忙着照顾家里老头子,也想做全职自媒体呢!

郭某平——化名郭建林,今年44岁,自称是郑州人。他话多,又会哄人,三言两语就把张喜华哄得满心欢喜,说什么你是我抖音上认识的最善良的姐姐,又说你像我亲姐一样,和你说话特踏实

张喜华年纪大了,心里其实挺寂寞的。她觉得这人会说话,又礼貌,自己不过就是聊几句解闷,也不吃亏。可她哪知道,这解闷的代价,是整整四万元的血汗钱。

一场救父的借款

2024325号那天,张喜华还记得特别清楚。那天刚下完一场小雪,北风刮得窗纸咧咧响,微信突然跳出郭建林的一条消息。

姐,我真的走投无路了,能不能帮我一下?我爸住院要动手术,医生说明天不交钱就不动刀了。

张喜华一下子慌了,啊?你爸住院啦?怎么那么突然?

早上突然晕倒的,医生说脑出血。我实在借不到钱,信用卡也刷爆了。我知道我开不了这个口,可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姐……”

一条接一条的语音,听得人心揪得慌。张喜华不疑有他,赶紧在微信上给他转了三万块钱。

先拿去给你爸看病,剩下的再说。

郭建林连发了好几条语音感谢,声音都哽咽了,姐,你真是我命里的贵人,我这辈子都记着!

四天后,郭建林又来微信找她,说医院又追加了费用,他实在顶不住了,问她能不能再借点儿。

张喜华叹口气:你爸的命要紧,我再给你一万,真的就只能这么多了。

于是,2024329日,她又转了一万。

拖延、冷漠、失联

本以为这笔钱只是临时周转,谁知这一借就石沉大海了。

四月初,张喜华好几次发消息:你爸手术咋样了?”“什么时候能还点钱?郭建林都回得含含糊糊。

姐,放心吧,我不赖账,一有就给你。”“公司发工资我就转你。

五月一过,这人回得越来越慢,到六月干脆不接电话、不回消息了。张喜华每天都坐在灶台边,眼巴巴地刷着微信,盼一个回复。直到202469日,那是她最后一次收到他的消息:

我现在确实没钱,急也没用。

张喜华一下子怒了,你不是说你公司发工资?你说话就跟放屁一样啊!

可这条语音发出去,就再也没有回音了。

她去派出所问,民警说这是民间借贷,属于经济纠纷,要走法律程序。她找了律师事务所,人家一听没欠条,直摆手。

没合同没欠条,打官司你还得掏诉讼费,钱要不回来不说,还搭进去更多。

讼状元的出手

就在这时,张喜华的女儿在网上查到了讼状元这个专门做债务追回的法律服务机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拨了电话。

法务人员接到案子后,一边仔细听取了张喜华的讲述,一边调取了她的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还有几段对方承认借款的语音录音。

阿姨,您这案子其实挺典型的,对方虽然没写欠条,但在微信聊天和录音里承认了债务事实,这是非常关键的证据。

张喜华听得眼圈都红了,我一个农村老太太,啥都不懂,他就看准了我这个傻样,才敢赖账!

法务人员安抚道:阿姨,您放心。对方承认了债务事实,欠钱的理在我们这边。他也不是铁人,我们给他加点压力,他肯定扛不住。

于是讼状元启动了压力函程序,一份正式的带公章的律师函被直接送达了郭建林的住址及微信。

函件里写得清清楚楚:如果72小时内未还款,委托人将启动正式诉讼程序,依法追回本金、利息以及相关费用,并依法向法院申请查封、冻结欠款人资产。

一纸函件,逼出真相

函件刚发出去没两天,郭建林就像被火烧了尾巴,主动联系讼状元。

哎呀别别别,别上法院,有事好商量啊!我不是故意的,我是真的有难处,最近投资失败了……”

法务人员冷静回应:你可以困难,但你不能无耻。你接受了别人的钱,不还就不是困难,是诈骗。

我知道错了,我认,我还,我还还不行吗?

那就别废话。72小时还清部分款项,表达诚意,否则下一步就法院见。

在接下来的72小时内,郭建林先转来了两万元,剩下的两万也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内全部到账。张喜华看到银行短信的那一刻,激动得直抹眼泪。

你们是真的有办法,要不是你们,我这辈子怕是都拿不回来了。

尾声

这个案件看似普通,其实却很典型。

它警示我们:网络社交关系中的感情绑架,往往是骗术的温床;而面对赖账不还的债务人,光靠好心没用,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

而讼状元,正是张喜华手中的那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