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躲债十年”终落网:讼状元呼吁农村借贷“书面化+法律化”​​

  • 999+
  • 2025-05-08
  • 讼状元法律咨询

潘金宝.jpg



黑龙江五常市山河镇,是个不大的地方,家家户户都认识。村里人生活不算富裕,但都讲究一个字:信。

潘大成就是这镇上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人实诚,干活利落,在村里口碑一直很好。十年前,那是个春天刚过不久的清明时节,村头的柳树才抽出嫩芽,赵海东找上门来了。

赵海东是潘大成一个屯的,岁数比他小几岁,嘴巴特别会说话,走南闯北见过世面。那天赵海东拎着两瓶白酒,脸上堆着笑,进了潘大成的院子。

成哥,家里借点钱呗,紧急点儿,我得还银行贷款,要不利息一天一天涨。

还银行贷款?多少?潘大成有些犹豫。

两万!就两三天,我媳妇那边周转好了就立马还你,成不?

潘大成犹豫了会儿。他手头也不宽裕,但想着都是一个屯的,赵家以前也不是赖账的人,就回屋拿了钱。

我信你。记得尽快还我,这钱是我给孩子准备上学用的。

成哥你放心,我赵海东要是还不上,天打雷劈。

可从那天起,潘大成这一等,就等了十年。

最初那一两个月,他还打电话催。赵海东不是说正在凑,就是等我媳妇那边回款。再往后,电话开始变得越来越难打通。听村里人说,他去了天津,说是找了个做物流的活,干得不错。

干得不错怎么不还钱?潘大成心里窝火。

他又跑到赵家,赵母也只叹气:哎,孩子大了,我也管不了他。

这一晃就是几年。村里人开始劝他:大成,这钱你怕是要不回来了。

可潘大成不甘心。他心里这笔账,像针扎着一样,总忘不掉。那是他攒了好几年,省吃俭用的钱,结果一去不回。

口头借款、无人作证、线索断绝——潘大成的烦恼

最让他头疼的是,借钱那会儿没立字据,也没录音录像,都是熟人之间,讲的是口头一个信字。当时想都没想,就给了现金。他翻遍家里的账本,也没有能证明的凭证。

有一次他鼓起勇气,坐车跑去天津找赵海东,结果在那个地址上扑了个空。打电话不接,微信不加。找人打听,说赵海东现在在一个货站干活,但没人知道具体位置。

潘大成心里开始怀疑,这钱还能不能要回来。他去找过当地派出所、村委会,但人家说没有证据,他们也没法介入。

那年冬天,潘大成坐在炕头,手握着那部老年手机,刷到了一个视频:讼状元专业法务帮你追回多年欠款! 他半信半疑,打了个电话过去。

电话那头接听的是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声音稳当,话不多,但一句话说得他心头一震:

“法律是讲证据的,但有些债,即使没有纸面材料,只要欠款人承认,就还有路可走。”

潘大成咬了咬牙:那你帮我出出主意吧,看我这账还能不能要回来。

讼状元出手,法律博弈正式开启

讼状元法务接到潘大成的委托后,立即对案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了解到此案的关键在于欠款人赵海东是否承认债务。

于是,法务人员开始尝试拨通赵海东的电话。刚开始他不接,后来终于接通了。

赵先生您好,我们是讼状元法务团队,接到潘大成先生的委托,关于十年前您向他借款两万元一事……”

哎呀你们说这个干啥,早过去的事了,他也没借条不是?赵海东的语气带着不耐烦。

赵先生,您可以选择不承认,但请注意,我们这次是通过正式法律渠道来处理的。我们将会寄送律师函到您天津现居地址,这将正式启动民事追诉流程。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若您曾承诺归还,即便无借条,亦可成立债务。请您认真对待。

这番话让赵海东沉默了。

几分钟后,他低声说:……我不是不想还,这不是一直没钱嘛。我给个一万,行不?

法务人员随即通知潘大成:对方感受到压力,同意在72小时内偿还一万元。剩下的一万元,我们建议尽快促使他签订分期还款协议,千万不能再给他太久。

潘大成心里一阵激动:这要是能成,讼状元你们可是真帮了我大忙。

律师函发出,欠款人彻底慌了神

法务人员没有放松,马上为潘大成起草了一封正式律师函,措辞严谨,盖有公章。信件详细列明了:

l欠款事实

l潘大成的委托权利

l赵海东如果继续逃避,将面临法院起诉及财产冻结等后果

函件快递到赵海东天津的住址后不到两天,赵海东主动打来了电话,语气彻底变了。

哥,我错了,我不是故意躲你,我就是怕你真告我……你别真让律师弄我行不?我明天先给你打10000块,剩下的分三个月还行吗?

潘大成这下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和讼状元沟通后,顺利促成对方签下了简易的分期协议,并在之后的三个月里,赵海东如约将余下的一万元打到了潘大成账户上。

结局虽迟,却令人宽慰

十年讨债,终得归还。对于潘大成来说,这不仅是金钱的追回,更是对自己信念的坚持。他不识多少字,也不懂多少法律条文,但他相信一句话:这个世上,还有讲理的地方。

而讼状元,则用法律的方式,让那份正义走到了终点。

(本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