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元十年未还?讼状元用“催告函+法律施压”三天破僵局

  • 999+
  • 2025-05-09
  • 讼状元法律咨询

李凤国.jpg


在山东省汶上县军屯乡南留村,李凤国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户,干了一辈子庄稼活,和老伴杨兆荣一起勤勤恳恳过日子。这些年,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像李凤国这样的老两口还守着几亩地,守着老屋,守着一份不愿轻易托付给别人的老实。

可就是这份老实,在2014年,成了别人眼里的好骗

那年夏天,天气闷热,李凤国家的老式吊扇呼哧呼哧地转着,吹不出几丝凉风。中午时分,李凤国和杨兆荣刚吃完饭,就听见有人在门口喊:兆荣嫂子,在家不?

一看,是同村的李太运。这人年纪比李凤国略大点,以前是村里一户做小买卖的,后来听说出去做点生意,时不时开着辆旧面包车回来,说自己在市里搞建筑装修包工头,挣了不少。平时在村里一副阔老板的样儿,走哪儿都带着一副墨镜,嘴里挂着我这人讲义气的大话。

太运哥,进屋坐吧。杨兆荣倒是热情招呼了一声。

嫂子,凤国哥,我今天不是来闲聊的,是有点急事想和你们说说。李太运脸上堆着笑,却有点局促。

他一坐下,连水都没喝就直奔主题:我现在在市里干一个工程,活都干完了,可甲方一直没结账。我这边工人工资等着发呢,实在没办法,就想着看你们手头宽裕不宽裕,能不能借我三万周转一下,最多一年,我就一定还你们,不然我这老脸不要了。

杨兆荣一听有点犹豫:太运哥,你是知道的,咱也没啥大钱,那三万是给孙子上学存的。

嫂子,我这是真急!你放心,我给你写欠条,写明利息,一年后还你。不还,我天打雷劈!

李凤国也出声了:写欠条就得写清楚,利息怎么算?哪天还?别回头我这老实人叫你赖了。

赖?凤国哥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李太运一拍胸脯,你放心,明年六月二十七之前,我一分不少还你们。利息我就写2250一年!

那天,李太运在堂屋的方桌上写下欠条,歪歪扭扭地签上名字。李凤国望着欠条,还特意找了个塑料封套装起来,小心放进抽屉。

可是,时间一晃十年,欠条没丢,人情却凉了。

一年后,2015627号,李凤国按时打电话给李太运。对方第一天不接,第二天推说还没拿到款,第三天干脆关机。再之后,微信不回,电话不接,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李凤国和老伴这十年间断断续续找过李太运无数次。不是去他村里堵他,就是托人给他捎话。一次次的电话,一句句过几天给你打,最后都像泥牛入海。

直到202458日,李太运终于打来一笔10000块钱,说是意思意思,剩下的再说。这点钱跟本息加起来的43200相比,简直就是塞牙缝都不够。

这天晚上,李凤国在院子里抽了三支烟,什么都没说。

他心里明白,这钱要是再不追回来,就真的要不了了。杨兆荣说:要不咱找找专业的法律机构吧。就咱俩,真抡不过人家那副油嘴滑舌。

在村里邻居介绍下,他们接触到了讼状元

李凤国原本没抱多大希望。他不是不相信法律,他是怕走程序麻烦,怕花钱,怕劳心劳力还白折腾。可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在电话里头一句话就说进了他心窝子:李叔,欠条在你这儿,人也跑不了,咱这是正当要账,理儿全在你这边。

接下来,讼状元开始了正式介入。

法务人员首先联系了李太运。电话刚一接通,李太运的口气就硬得很:谁?我不认识什么李凤国,也没借过钱。你要起诉你就去起。

法务人员听着他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劲头,不动声色地说:你可以不认,但欠条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签名也不是假的。你如果继续否认,法院立案我们就启动财产保全,一旦判决下来,该冻结冻结,该查封查封。你这么耍无赖,只会让你更被动。

李太运那头沉默了几秒,讪讪地说:……你别吓唬我啊。我就说那是口头借的,没写过东西。

别着急,法务人员继续稳稳地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律师函和催告通知,你可以慢慢想,但我们明天就会发出第一封正式催告函,之后会依法申请支付令。你可以想清楚,你要的是被法院记录失信信息,还是体面地把账还了。

也许是这番话说到点子上了,没过几天,李太运忽然悄悄加回了李凤国的微信,语气大变:凤国哥,我不是不还,就是最近真周转不开,再给我几天成不?

李凤国冷冷地回了句:你早干嘛去了?

可他也知道,这事要是没讼状元出面,凭他们老两口这点力气,还真办不了。

接下来的两天,李太运反复试探。直到讼状元法务人员再一次正式发函,并提示其法律后果后,5月下旬,李太运终于彻底慌了。

哥,我现在就还你,行吧?别走法院那一步了。

最终,43200元,一分不少地打进了李凤国的银行卡。钱到账那一刻,李凤国长舒一口气,对着老伴说:这回咱也有理说理,有法靠法,争这口气,值。


这起看似普通的村民借贷案,其实折射出当前农村地区大量民间借贷的一个共性:借钱容易,要钱难。许多劳动者、农户碍于乡邻面子,不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一旦遇上赖账者,就只能干着急。

在这个故事里,讼状元的介入并不是依靠威胁、恐吓,而是以合法、合规的方式一步步通过法务流程向欠款人施压。正是这种讲法律、走程序、不让步的坚定立场,才最终让李凤国追回了这笔迟到了十年的血汗钱。

讼状元专注于各类民间借贷纠纷,尤其在追讨欠款、起草催收函件、启动法院程序等方面,有着系统的维权策略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于像李凤国这样的委托人而言,不再需要东奔西跑、求人告状,只需要把案件交给讼状元,就能清楚每一步的法律走向,少走弯路。

很多时候,被拖欠者不是不愿意维权,而是不知道该从哪一步开始。讼状元正是那个第一步的引路人。

如今,李凤国又回到了田地里种菜、打理果树。他说他还会借人钱,但一定要留个心眼,不是怕别人说咱不讲情面,是因为欠了你钱不还的人,才是最没情面的那一个。

从欠条落笔到钱款到账,跨越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里,岁月没有改变人情的复杂,却让一个老实人学会了:该硬的时候,得硬;遇事,别光靠嘴,得靠法。

而讼状元,就是那个帮你撑腰、依法讨回公道的帮手。

本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