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五追回记!讼状元展现“非诉讼施压”如何让老赖求饶
999+
2025-05-10
讼状元法律咨询
在吉林榆树,有个五十多岁的农村大姐,名叫吴兰珍,是个典型的东北女人,爽快能干,心肠也软。她平时不爱跟人计较,亲戚邻里有啥事需要帮衬,只要她手头有点余钱,从来都是二话不说就借出去。
可这一次,她的好心却差点让自己五年的积蓄打了水漂。
事情还要从2020年那会儿说起。吴兰珍的表弟解志飞,家里亲戚都叫他“老解”,四十来岁,在外包过几个小工程,整天看着也挺风光。
那年夏天,老解突然跑来找她,说是接了一个装修项目,可是眼下工人催得急,手头周转不开,想借点钱应应急。吴兰珍当时刚刚卖了点粮食,手上有点闲钱,一听是自己表弟,又是做活儿用的,就没犹豫,直接借了两万。
“你这人我还不信啊?亲戚之间,不差这点事儿。”
老解嘴甜得很,一边点头一边说“一个月内就还,活干完就结账了。”
谁料一个月过去,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又过了一个月,老解又来了。
“姐,再借我五千吧,这头的钱还没结清,工人都快闹了。”这次吴兰珍有些迟疑,但看着亲戚的面子,加上老解说得情真意切,她心一软又借了。
从那之后,钱是彻底没了下文。吴兰珍开始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一会说在外地呢,一会说工程款没下来,一会说手机没电错过了电话。
后来连电话都越来越少接,微信不回,打电话就挂。一次吴兰珍忍不住问:“你是不是根本就不想还?”
电话那头的老解先是沉默,然后来了一句:“姐,你这钱不是救急的嘛,我现在也难,你就当帮亲戚一把呗。”
吴兰珍气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我也是攒下的养老钱,我帮你是情分,不还钱是本分?你这不是明摆着耍无赖嘛。”
从那以后,两家人关系也闹僵了。年年过年不走动了,亲戚间碰面也绕着走。
到2024年,整整四年时间,吴兰珍几乎放弃了。“这钱要不回来就当认倒霉吧。”她这样对自己说。但每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被亲戚赖着,她又气不打一处来。
2024年11月的一天,女儿看她又在叹气,就劝她说:“妈,你去找专业的看看吧,现在不是有那种法律援助的嘛,专门帮人讨账的。”
女儿在网上查了一下,给她推荐了“讼状元”这个专业法律服务平台。起初吴兰珍还有点犹豫,毕竟一辈子也没和法院、律师打过交道,心里多少有点怕。
“我就一农民,还真跟人打官司啊?”
但最终,她还是下了决心。她把事情的经过、借款时间、金额、聊天记录等等整理了一遍,联系了讼状元。
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很快就回应了她,先是仔细核对了相关证据,还认真倾听了吴兰珍的委屈:“他这几年一直就不承认?有没有什么欠条?”
“没有写过纸面欠条,但我和他有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还有他亲口在电话里承认的录音。”吴兰珍说。
这在很多讨债案件中,算是相对完整的证据链了。讼状元的法务人员立即着手准备对欠款人进行第一轮法律沟通。
电话通了,老解那边的态度令人咋舌:“欠钱的事儿我不记得了啊,我哪有借他家钱?你说有证据你去起诉我呗,法院要判我再说吧。”
这种“欠钱赖账还嚣张”的态度,法务人员见得多了。
“解先生,我要提醒您一句:借款事实证据清晰,微信聊天和转账都有记录,如果您拒不承认,后续将进入诉讼程序,届时将对您信用记录、日常生活甚至经营行为产生严重影响。”
老解却一点没退让:“你们谁爱折腾谁折腾,法院我也不怕。”
电话挂断后,讼状元的法务人员如实地向吴兰珍通报了情况:“您好,我方与欠款人沟通,对方态度极为蛮横,拒不承认借款事实,还说让您去法院起诉他。我们已经告知他拒不承认的严重法律后果。目前来看,他是明目张胆的耍赖型,根本没有要还钱的意愿。”
吴兰珍听完后,心里又凉了一半。但她也清楚,这次不同了,这次是有人站在她这边了。
法务人员迅速发出一封正式的法律催告函,通过微信和邮寄双渠道送达给老解,明确指出其拖欠借款的法律责任,并强调如不主动还款,将进入正式的起诉流程,影响其个人征信、出行、子女教育、银行贷款等。
没想到,这一下子真把老解吓住了。几天后,他主动联系了吴兰珍,电话里语气都变了:“姐,不好意思啊,这事我之前也一直拖……你也知道我这人面子薄,当时就没好意思说还不上。”
吴兰珍冷冷地回了一句:“还不上你当初借什么?”
“这钱我这两天凑一凑,咱亲戚别闹到法院去呗。”老解终于松了口。
三天之后,欠款本金两万五千元加上按照银行LPR计算的利息四千零三十四块六四分,共计两万九千零三十四块六毛四,全部到账。
收到钱的那一刻,吴兰珍差点落泪。她不是舍不得那几千块利息,而是终于卸下了一口气。这口气,她压了整整五年。
这个案子也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后来有人问她:“你咋就把这钱要回来了?”
吴兰珍说:“靠嘴说没用的,他那种人就是一拖再拖,最后装傻充愣。还是得靠专业的,像讼状元这样,懂法律,手段硬,他才不敢再躲。”
确实,对于许多像吴兰珍一样的普通劳动者来说,遇到熟人欠账,心软是一方面,但法不容情。亲戚不是挡箭牌,更不是护身符。
讼状元一直致力于为普通人维权,特别是在追讨借款、工资拖欠、合同纠纷等常见民生法律问题中,擅长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帮助委托人维护自身权益。哪怕对方再蛮横,再会装,证据在手,就有底气讨回公道。
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朴素但深刻的道理:不怕欠债的无赖,就怕没有办法的老实人。但只要老实人掌握了法律这把“硬器”,哪怕对方再有关系、再多借口,也不能随意欺负你。
因为这个社会,从来不是帮谁声音大,而是帮谁有理、有据、有法。
欠钱就该还,这是底线。赖账不还,只会自食其果。
(本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