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状元普法丨劳动仲裁走完流程后拿不到钱,难道只能干着急吗
999+
2025-07-17
讼状元法律咨询
在劳动纠纷里,劳动仲裁是劳动者维权关键一步。可要是劳动仲裁全流程走完,钱却没拿到,劳动者往往心急如焚。别慌,下面讼状元小编就为大家剖析仲裁后不同情况及应对之策。
仲裁结果后的诉讼走向
劳动仲裁结束,结果有三种。一是劳动者胜诉,二是单位胜诉,任一败诉方若在收到裁决15日内向法院起诉,仲裁裁决不生效,纠纷进入诉讼。三是双方都不服起诉,由最先受理的法院管辖,开启诉讼程序。
裁决生效与拒不履行
若仲裁后单位未在规定期限起诉,裁决生效,单位就得按裁决履行义务。但有些单位会拒不履行,此时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能查封公司账户、其他财产。若公司没财产,符合条件时可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让股东担责。
仲裁后单位起诉的两审流程
若单位在仲裁后起诉,劳动纠纷进入两审终审制。即便单位一审败诉,还能上诉。只有上诉再次败诉或被驳回,一审判决才生效,单位需按生效判决履行。若仍拒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强制执行。
维权举措
1. 及时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生效,单位不履行,劳动者要在两年时效内申请强制执行,提供准确被执行人信息和证据,助力法院执行。
2. 积极收集财产线索:申请执行时,劳动者要主动收集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线索并交给法院,提高执行效率。
3. 考虑申请支付令:符合条件时,劳动者可申请支付令。若债务人在规定期限不异议也不履行,就能申请执行。
4. 追加被执行人: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若股东有滥用权利逃避债务等行为,可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让其承担连带责任。
5. 申请企业破产:被执行人是企业且符合破产条件,劳动者可申请企业破产,工资等债权在破产程序中有优先受偿权。
劳动仲裁后拿不到钱虽棘手,但劳动者有法可依。了解规定、采取正确措施、积极行动,就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拿到应得钱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