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状元普法丨达成和解后,对方不履行还能执行吗
999+
2025-07-25
讼状元法律咨询
在司法里,诉讼或执行时,不少当事人会选达成和解来解决纠纷。可达成和解后,一方反悔还能申请执行吗?这是大家常关心的,今天就来聊聊。
和解:纠纷解决的灵活之选
案件进入诉讼或执行阶段,双方可能因维护合作关系、降低诉讼成本等原因选择和解。和解协议是双方自愿平等协商,重新约定权利义务,灵活性高,能按实际情况和需求定制解决方案,比法院判决更具可操作性。像债务纠纷,双方可约定分期还款的时间、金额与方式,给债务人缓冲期,也保障了债权人权益。
和解后能否执行,分情况看待
1. 和解协议履行完毕
要是双方按和解协议全面履行义务,案件就彻底了结,不存在再申请执行的情况。此时,和解协议是解决纠纷的最终依据,彼此债权债务关系也随之消灭。
2. 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
这种情况下能否执行要分两种场景。
诉讼中和解后撤诉:诉讼中双方达成和解,原告申请撤诉且法院裁定准许后,和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不能直接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只能重新起诉,依据和解协议主张权利。比如,甲和乙因借款纠纷起诉,诉讼中达成和解,甲撤诉,之后乙不还钱,甲就得重新起诉乙。
执行中和解经法院确认:执行阶段,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提交给法院确认,一方不履行时,另一方有两种选择。一是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二是就和解协议另行起诉,要求对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
为避免和解后出现纠纷,双方签订和解协议时,内容要明确、具体、可操作,详细约定违约责任。执行阶段达成和解协议后,及时提交法院确认,给自己的权益上“双保险”。了解这些规则,才能在维护权益时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