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状元普法丨强制执行申请要点大揭秘

  • 999+
  • 2025-07-24
  • 讼状元法律咨询

打赢官司后,若对方不履行义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维护权益的关键。而强制执行申请书至关重要,但不少人常陷入误区,影响执行进程。今天讼状元小编就为大家梳理要点。

一、常见误区

1. 管辖法院选择盲目

很多人只知向第一审法院申请执行,忽略了被执行人所在地、财产所在地法院也有管辖权。不同法院执行能力和意愿有别,选择财产所在地等合适法院,便于开展司法搜查等执行措施,提高执行效率。

2. 遗漏权益主张

被执行人未按时支付案款,需承担迟延履行责任,包括加倍支付债务利息或支付迟延履行金,这是法律赋予的权益,申请书中务必明确主张。同时,胜诉方预交的诉讼费可申请退还,若未申请,要在强制执行中要求对方承担。

3. 信息提供不全

执行中法院需送达通知,若被执行人联系方式、地址不详尽,会导致送达失败,影响拒执罪认定和财产线索挖掘。此外,诉讼中做了保全,要提交保全资料,避免执行部门不知情。还要尽可能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助力法院快速执行。

二、必备资料

1. 申请书与文书

强制执行申请书多备几份,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同时准备好生效法律文书,如民事判决书、仲裁裁决书等,部分法院要求原件和复印件,至少复印一份备用。

2. 身份证明

申请执行人是自然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是公司则提供盖章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及身份证明复印件。被执行人是自然人,部分地区无需身份证明,是公司需打印工商信息。部分地区还需法律文书生效证明书,不同结案方式获取途径不同。诉讼中保全及知晓财产线索的,要提供相关资料。

三、立案流程

可现场立案,确定管辖法院后前往执行或诉讼服务大厅,注意部分法院执行立案窗口不在诉讼服务大厅。也可网上立案,通过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或各地法院诉讼服务平台,但并非所有法院都支持。还能邮寄立案,准备好材料,确定收件信息后邮寄,不清楚可拨打 12368 咨询。

强制执行并非提交申请书就万事大吉,需了解流程、避开误区、准备充分,才能提高执行成功率,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