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状元普法丨“老赖”不还钱,用亲友的微信号、支付宝消费该怎么办

  • 999+
  • 2025-07-30
  • 讼状元法律咨询

在债务纠纷中,债务人(俗称“老赖”)为逃避执行,常利用亲友的微信、支付宝账户进行消费或转移财产。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债权人权益,更涉嫌违法。如果发现被执行人用他人微信号、支付宝生活,债权人该如何应对?

1、收集证据并及时报告法院
需积极搜集能证明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例如:

聊天记录、短信:获取对方承认使用他人账户的信息;

交易记录:分析资金流向是否与对方存在关联;

证人证言:获取知晓对方使用亲友账户情况的第三方证言。
收集证据后,立即向法院报告,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2、申请强制执行亲友账户中的相关财产
若能证明对方使用的微信、支付宝账户资金实际属于其所有(如通过转账记录、消费习惯等关联性证据),可向法院申请查封这些资产。法院将采取限制措施,防止对方继续转移财产。

3、追究协助者的法律责任
若亲友明知对方为逃避债务仍提供账户,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帮助犯。债权人可关注此类协助行为,收集证据后向法院举报,要求追究协助者责任。

4、申请司法拘留或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拘留:若对方存在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可申请法院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促使其履行义务。

刑事追责:若对方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如隐藏财产超过执行标的额、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等),可向法院申请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总之,被执行人使用他人的微信号、支付宝账户逃避还款义务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遇到这种情况,债权人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通过合法途径和手段进行维权,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