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状元普法丨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999+
  • 2025-10-02
  • 讼状元法律咨询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石,劳动合同则是连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法律桥梁。初入职场,一份规范的劳动合同是职业安全的基本保障。但现实中,不少人因忽视签约细节,在权益受损时难以维权。讼状元小编整理了签订劳动合同的关键要点,帮你规避风险,筑牢权益防线。

一、坚决拒绝空白合同与放弃社保声明

签订空白劳动合同风险极高。一旦发生争议,用人单位可能随意填补内容,让劳动者维权陷入被动,务必坚决拒绝。同时,别签放弃缴纳社保的声明。缴纳社保是双方法定义务,这类声明无效。不过要注意,有些地区可能认为,签了声明会影响你因单位未缴社保而主张经济补偿的权利。

二、看清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仔细核对是否包含以下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这些条款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缺一不可。

三、明确试用期相关规定

双方约定试用期时,要严格遵守法定试用期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时要知道,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四、把握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若建立劳动关系时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五、了解劳动合同的类型

法定的劳动合同类型有三种: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性质,了解所签劳动合同的类型。

六、注意约定条款

劳动合同除必备条款外,劳资双方可约定服务期、违约金等。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竞业限制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七、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

若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从用工的第二个月起,需要向劳动者按月支付二倍工资。这是法律对用人单位的约束,也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

劳动合同的每一条款都关系着你的职场权益,轻视签约环节,可能留下纠纷隐患。讼状元小编再次提醒,签约时要主动要求规范合同,逐条核对内容,对模糊条款及时质疑,必要时咨询劳动部门。一份严谨的合同,是职业安全感的源泉,也是维权时的有力凭证,帮你安心走好职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