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状元普法丨房产证主人去世后,不办过户一直住,真的可行吗?

  • 999+
  • 2025-09-07
  • 讼状元法律咨询

亲人离世后,留下的房产成了许多家庭绕不开的话题。讼状元小编发现,有人觉得反正一家人住着,过户手续又麻烦,不如就这么住着算了。从情理上来说,作为家人,你确实有权继续居住在房子里,没人会平白无故把你赶走。但居住权≠所有权,这种“省事”的做法,就像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各种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种看似省心的选择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风险?如果要办理过户又该走哪些流程?

一、不办过户,这些隐患可能找上门

1.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房子没过户,产权就始终处于模糊状态。一旦家庭内部对房产分配有了不同想法,或者突然冒出其他合法继承人——比如你从未知晓的、与逝者有抚养关系的人,纠纷就会立刻爆发。到时候,原本和睦的家人可能反目成仇,不得不闹上法庭。要知道,打官司不仅费时费力,还会让亲情蒙上阴影,实在得不偿失。

2.房产处置受限

没办理过户的房子,就像被上了锁的资产。哪天你急需用钱,想把房子卖掉、拿去抵押贷款,或者想送给子女,都会被卡在第一步。因为房产交易中心和银行在办理手续时,会严格核查产权归属,没有完成继承过户的房子,根本无法进行任何交易。到那时,房子明明在你眼前,却成了无法变现的“死资产”。

3.拆迁补偿难保障

如果房子遇上拆迁,麻烦就更大了。拆迁补偿是直接针对产权人的,而原产权人已经去世,没办理过户的居住者很难证明自己的合法产权。到时候,可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拿到补偿款或安置房,自己却只能干着急,甚至可能被认定为“非法居住”,连基本的安置都难以保障。

4.解决成本不断增加

现实中,很多家庭都是在继承纠纷发生后,才后悔没早点办理过户。此时不仅诉讼周期变长,调解成功的概率也会降低,后期处理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会大幅增加。比起一开始就按流程办理过户,显然得不偿失。

二、办理过户,流程并不复杂

讼状元小编提醒,当产权人去世后,房产过户只有“继承”这一种方式。只要理清流程,一步一步来其实并不难。

1.确定继承方式和继承人

1)如果逝者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就按照遗嘱或协议来确定继承人。

2)没有遗嘱的话,就按法定继承顺序来: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准备所需材料

讼状元小编提示,核心材料包括这些:

1)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由公安机关或医疗机构出具)

2)房产凭证(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书原件)

3)亲属关系证明(能证明你和逝者关系的文件,比如户口本、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人事档案证明等)

4)所有合法继承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

5)如果有遗嘱,要带上遗嘱原件

6)其他可能需要的文件:比如继承人之间的产权分配协议、其他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声明(这类文件通常需要公证)

3.完成过户:从确权到登记及税费

准备好材料后,先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获取《继承权公证书》——这是目前常见的继承权证明方式。不过现在部分地区已试点遗产管理人制度或非公证继承程序,具体可咨询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

之后,拿着《继承权公证书》(或其他生效法律文书)及其他所需文件,到房子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产权过户登记。

过程中涉及的税费主要有:

1)契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免征契税;非法定继承人继承需按3%缴纳。

2)个人所得税:出售继承房产时,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税(满五唯一可免)。

(以上流程和税费标准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最新官方政策为准。)

温馨提示

讼状元小编建议,亲人去世后嫌麻烦不办房产过户,短期内可能“相安无事”,但长期来看隐患实在太多。它不仅会让房产无法正常处置,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与其日后花更多精力解决问题,不如现在就按流程办理过户,给自己和家人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