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状元普法丨劳动仲裁胜诉后公司注销,赔偿该怎么要回来?
999+
2025-09-08
讼状元法律咨询
讼状元小编发现,在劳动争议案件中,有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赔偿责任,会在劳动仲裁胜诉后悄悄注销公司,这让不少劳动者犯了难。辛苦打赢的仲裁,难道就这样付诸东流了?别担心,讼状元小编这就为你详细解读,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胜诉后公司注销,赔偿能追讨
劳动仲裁胜诉后,公司却注销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的赔偿就成了泡影。讼状元小编要告诉大家,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六条规定,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存在解散、歇业等情形,且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劳动者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股东或开办单位作为共同当事人。
所以,即便公司注销了,劳动者依然可以将原公司的出资人、股东或开办单位列为共同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些主体在公司注销过程中,若存在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就难辞其咎。
二、公司破产清算,赔偿这样处理
如果劳动仲裁胜诉后,公司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讼状元小编提醒大家,此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尚未消灭。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四条,企业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向破产清算组申报债权:劳动者应及时向公司的破产清算组申报自己的债权,需提交劳动仲裁裁决书等相关证据,明确自己的赔偿金额和依据。清算组会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核,确认后将其纳入破产债权范围。
2、等待破产财产分配:破产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会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费用属于优先受偿的范围,会在破产财产分配中优先得到清偿。
3、公司清算完毕注销后的处理:若公司已经清算完毕并注销,劳动者可向接收清算资产的股东主张赔偿权利。如果股东在接收资产过程中存在过错,或者未按规定履行清算义务,导致劳动者的赔偿无法实现,劳动者有权要求股东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其他阶段公司注销,这样应对
除了劳动仲裁胜诉后公司注销,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或申请劳动仲裁前公司注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讼状元小编这就为你说明应对之法。
1、若公司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就已注销,劳动者可直接将原公司的出资人、股东或开办单位列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仲裁。因为此时公司已不具备主体资格,而这些相关主体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要是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公司注销,也无需慌张。用人单位主体的变动不会影响法律程序的连续性,劳动者可继续以原公司的出资人为被告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讼状元小编最后想强调的是,用人单位注销公司并非逃避赔偿的万能法宝。劳动仲裁胜诉后公司注销,劳动者只要找准原公司的出资人、股东或开办单位等责任主体,通过法律途径积极主张权利,自己的合法赔偿就能得到保障。遇到此类情况,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及时收集证据,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才是关键。